近年来,山东省威海市以 “互联网+”为契机,通过推行人社公共服务一体化信息便民工程、 掌上营业厅自助办理业务,建立起市域一体化便民经办新机制,实现全市通办、足不出户办业务,方便了百姓,提高了群众办事满意度。
推进一体化信息工程足不出村办社保
78岁的崔华珍是威海市文登区的退休人员。2013年退休后,她搬到了环翠区, 可每年要在4月到6月的养老金领取待遇集中认证期间,回文登区社会保险服务中心进行资格认证。 “现在不用了,在家门口村委会就办好了,太方便了。”崔华珍说。
崔华珍免去来回奔波的麻烦,得益于威海市推行的人社公共服务一体化信息便民工程。 据介绍,通过这一便民工程,养老保险、 医疗保险、工伤认定、 退休手续等社保业务,都可实现全市通办。
“在威海市范围内,不论你的社保关系在哪里,也不管你是住在城里还是村里,只要到附近的人社部门服务窗口,业务都会受理、 都能办理。” 威海市人社局局长王子明说。该市把人社系统的各项业务与信息技术融合,由群众跑腿,变为数据 “跑腿”,彻底改变群众异地办事来回跑的局面。
如今,威海市已完成全市73个镇 (街)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所和1095个村级服务站的规范化建设,将查询类和简单受理类业务全部下放至镇、村和自助设备、 网上系统办理,对比较复杂的业务有序下放。据了解,威海市的社保自助终端设备已经具有自助查询、 打印社保个人权益记录、自助缴纳社会保险费等11项功能。威海市在镇社保所和村服务站及医院、 银行网点等公共场所布设了1250台自助终端设备。“村里的人都利用这个自助终端缴养老保险费、医疗保险费,省去村干部好多事。”威海市环翠区张村镇柳沟社区会计王俊楗说。
进入“掌上营业厅”个人业务随身办
“我的社保卡不小心弄丢了,卡里还有好几千块钱的个人账户资金,以前我得赶紧去社保中心挂失补办,现在我用手机就可以挂失了。”文登区天润曲轴厂职工张强说。 以往办理社保卡挂失业务,需要拿着身份证到社保中心办理,对于上班职工来说很不方便。
威海市人社部门推出手机APP办理业务后,百姓可以通过手机下载 “威海人社”APP, 输入身份证号、密码、验证码,进行个人信息登录后,可以办理政策咨询、 缴费历史查询、基本信息查询、 社保卡挂失、待遇资格认证等业务。 “基本上需要你去社保中心咨询或者办理的业务,现在手机都可以自助办理了,我们这样的上班族再也不用请假了。”张强说。
为促进服务渠道多样化, 威海市还先后开发了网上社保服务系统、“威海人社”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和手机短信服务平台,积极推动管理方式从封闭走向开放和包容,从分散走向整合和协同,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、更便捷的服务。
在家打印社保证明实物印章成“历史”
办商业贷款、 出国签证、 申请经济适用房、发生劳务纠纷劳动仲裁取证时,这些都需要开具社保证明。家住威海市高村镇脉田村42岁的李丽萍,前段时间女儿在韩国生孩子,李丽萍急于去韩国伺候月子,办理出国签证必须提供社保中心出具的证明。以往参保职工需要参保证明时,必须到区社保服务中心办理,不光排队浪费时间,还要来回奔波。现在李女士在家只需要动几下鼠标,一份职工参保证明就轻松打印出来了。
威海市的参保职工、退休人员、参保企业只要登陆威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官方网站,即可在网上自助办理社保证明查询打印,省时省力,而且打印出来的证明还带红头公章。
荣成市人和镇院夼村的姜淑珍,在威海市立二院检查出了乳腺肿瘤,需要转诊山东省肿瘤医院手术。 只用了30分钟,全部转院手续就完成了,并且通过异地联网结算,出院时直接在就诊医院结算报销即可。
以前,群众每办一件事都要经相关人员签字,有关机构盖章,尤其是办理跨地业务,百姓要为盖章反复跑腿。 有人感叹,纵有 “翻筋斗云”的本事,不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也换不来 “通关文牒”。对此,威海市人社部门率先将所有实物印章全部 “归零”,取而代之的是启用电子签章,需要签章的关口,申请人动动指尖,在百里之外的核准人点点键盘就完成了。